一位著名的女律师,7岁敢于绝食抗婚,日后成为了我国第一女律师,收入丰厚,死后却被发现首饰都是假货,加起来竟不到3000块的价值。
这位女律师就是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部长,史良。说起新中国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推动,大多数人会想到邓颖超和宋庆龄,其实还有这位史良也不得不提。史良一生都在为妇女权益做贡献,从她少女时期就开始不懈的抗争了,可以说是一位十分勇敢、坚毅的女性了。但是,就是这样一位十分成功的女性,居然被发现首饰全是假货?
1985年,史良病逝,因为她一生没有生育,所以她的侄辈们拿着她留下的首饰拿去鉴定,想要继承。没想到这些珠光宝气、体面华丽的首饰每一件是真货,所有这些漂亮的戒指、项链、耳环还有庄重的胸针加在一起,也只不过值3000块钱,这不禁让人大吃一惊。这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女律师留下的遗产全是假货?这就要从史良一生的追求说起。
史良的父亲是一位清贫的教书先生。家中虽然清贫困难,好在书却不少,史良小时候就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求,自己把家里的书拿出来翻阅,熟读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。但是,那个年代还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思想,史良的母亲仍然认为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要早早地给史良安排一桩包办婚姻,让她嫁给当地一户有钱的人家。没想到,年仅7岁思想已经有点儿开窍的史良,誓死不愿接受包办婚姻,放弃读书,竟然敢用绝食来反抗。这在那个年代,如此叛逆的小女孩儿实在少见,可见小小的史良就已经十分有魄力。
史良对知识的渴求实在强烈,幸亏她的大姐疼她支持她,从史良13岁起,就一路支持她从小学读到中学。后来史良回忆感激说:要不是自己的大姐用微薄的工资供她读书,也就没有今天抗击封建残余的机会。所以,她更加希望改变中国女性的命运。
1922年,决定学习法律知识,希望用法律作为武器来挽救当时的中国。聪明的史良,不但把当时的法律背得滚瓜烂熟,思维和口才还十分敏捷,是一名天生的律师人才。1931年,史良学成,正式成为一名律师。1935年一年她就有三万多的收入,知道那个年代,鲁迅作为当时最有名望的作家9年的收入也不过是七八万元。由此可见,史良在民国当律师期间收入不菲。
作为一名需要出堂作辩护的律师,穿着打扮一定要得体讲究,这是职业素养。据描述,史良“身着白西服套裙,脚穿白色麂皮高跟凉鞋”、“仔仔细细地把小红花一个个嵌入上衣的扣眼,嵌好后还左右端详”,可见她十分注重自己的仪表。
1956年,已经50多岁的史良陪同当时的领导们在秦皇岛视察时,在海上遇到了大风大浪,船舶颠簸不停。船上的男人们都已经东倒西歪、惊慌不已,唯有她正襟危坐,一直保持原有的气度和仪态。就这样一个一生讲究、注重仪态的人,怎么首饰都是假货呢?
在那个年代,很多爱国青年因为参加各种运动被诬陷入狱,但却因为无权无势冤屈得不到申诉,史良从那时就决定,要做一名能挽救国家而不为金钱的律师。所以她为很多人打官司,看起来收入丰厚,但她十分不看重这些金钱,到新中国成立后,还把自己所有家产都捐给了国家。
她自己淡薄钱财,却十分重视所有女性的权益。从旧时代走来的她,看过太多女性没有自主的权利,在家里往往要被丈夫无缘无故的毒打,还无力反抗,在压迫下而自杀。也许从她7岁就敢绝食抗婚开始,就注定了她一生都在为妇女权益做斗争。
曾经她因为提倡《婚姻法》、反对重婚和纳妾,遭受过当时很多男人的谩骂和反对,在下基层普法的过程中,甚至因此受到攻击导致腰部受伤。1950年,史良促使《婚姻法》正式颁布,着实影响了建国至今的几代人,为众多中国女性谋求更平等、更公平的权利。
你怎样看待这一位淡薄钱财,却为中国女性权益做了如此大贡献的第一女律师呢?可以关注24小时,在评论里告诉我们!